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相关内容:濡新华字典,濡康熙字典,濡中华字典,濡國語詞典,濡汉语字典。
【濡】怎么读
汉字 | 濡 | 拼音 | rú |
---|---|---|---|
部首 | 氵 | 笔画 | 17 |
五笔 | IFDJ | 五行 | 水 |
繁体 | 濡 | 怎么读 | 跟我读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FE1 | 字形分析 | 左右结构 |
仓颉编码 | embb | 郑码编码 | vfgl |
四角编码 | 31127 | 笔顺编码 | 44114524444132522 |
【濡】笔顺笔画
1、濡字的笔顺编码是:44114524444132522。
2、濡字的部首是氵,濡字的结构为:左右结构,濡字笔划顺序是:点、点、提、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横、撇、竖、横折钩、竖、竖。
3、濡的笔画动图顺序如下:
4、濡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为:【巳集上】【水】濡·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濡】基本解释
1.沾湿;沾上:濡笔。
2.沾染:耳濡目染。
3.停留;迟滞。
【濡】网络解释
(1)沾湿,润泽:濡笔。濡湿。濡染。耳濡目染。(2)停留,迟滞:濡滞。(3)含忍:濡忍。
【濡】康熙字典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音儒。水名。【說文】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洓。【廣輿記】濡水,出易州窮獨山。一名聖女水。
又水出蒼梧。【水經注】水出永豐縣西北濡山。
又漬也。【詩·邶風】濟盈不濡軌。
又滯也。【孟子】是何濡滯也。
又鮮澤也。【詩·小雅】六轡如濡。
又溺也。【史記·倉公傳】不亟治病,必入濡腎。
又溼也。【禮·曲禮】濡肉齒決。
又含忍曰濡。【史記·聶政傳】無濡忍之心。【註】濡,潤也。人性溼潤,則能含忍。
又【集韻】【韻會】人之切,音而。水名。【左傳·昭七年】公與齊侯燕人盟于濡上。【註】濡水,出高陽縣,東北至河閒鄚縣,入易水。
又與胹通。【禮·內則】濡豚,濡雞。【註】濡,謂亨之以汁和也。
又【集韻】詢趨切,音須。義同。
又人余切,音如。安也。【莊子·徐無鬼】有濡需者。【註】濡需,謂偷安須臾之頃。
又【唐韻】乃官切【集韻】奴官切,音渜。水名,在遼西。【水經注】濡水,出禦夷鎭東南。
又【集韻】而由切,音柔。柔忍也。或作。
又【集韻】【正韻】乳兗切,音耎。與輭軟同。柔也。通作耎。
又【集韻】儒遇切,音孺。亦沾溼也。
又奴亂切,與渜同。沐浴餘潘也。
又奴臥切,懦去聲。水貌。
【濡】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涑。从水需聲。人朱切
『說文解字注』
(濡)濡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淶。淶各本作漆涑二字。今正。戴先生曰。易水篇注云。許愼曰。濡水入淶。淶卽巨馬之異名。與巨馬河注巨馬河卽淶水也正合。今水經注淶譌深。說文淶譌漆涑二字。皆字之誤耳。涿郡故安、二志同。今直隷易州州東南有故安故城是。戰國時燕與趙易土。燕以武陽與趙。卽此也。前志故安下曰。閻鄉、易水所出。東至范陽入濡。并州寖。濡水亦至范陽入淶。今本漢志脫濡字。師古謬爲之注。非也。水經注易水篇曰。易水、逕范陽縣故城南。又東與濡水合。水出故安縣西北窮獨山南谷。東流與源泉水合。又東南流逕樊於、期館西、荆軻館北。又東逕武陽城西北。又東逕紫池堡。又東得白楊水口。又東合檀水。又東南流於容城縣西北、大利亭東南合易水。而注巨馬水也。故地理志曰。易水至范陽入濡。又曰。濡水合渠。許愼曰。濡水合淶。淶渠二號、卽巨馬之異名。按酈引濡水入渠、卽濡水亦至范陽入淶之句也。今本作淶。酈本作渠。今勝酈本。酈有濡字、則又酈本勝今。凡書之當參伍以求其是者如此。濡水今在易州北。卽北易水也。東南入保定府定興縣界爲沙河。一曰東南流入容城縣境。从水。需聲。人朱切。五部。按左傳昭七年。盟於濡上。釋文云。說文女于反。是音隱舊說。此水不作乃官反也。師古注漢書於故安下云濡乃官反。殊誤。漁陽郡白檀下。濡水出北蠻夷中。遼西郡肥如下。玄水東入濡水。濡水南入海陽。此則酈注濡水篇所謂濡難聲相近、今謂之濼河者音乃官反是矣。其字葢本作渜。譌而爲濡。○今字以濡爲霑濡。經典皆然。
【濡】文言文
暂无濡字的文言文
【濡】组词
网友正在查“濡”的相关字典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