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大全正文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的下句(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歌曲唱的是什么)

admin2023-03-251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的下句

本篇文章要给大家带来的是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的下句,以及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歌曲唱的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学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地球最后的夜晚》,可以不懂,但必须体验。(深文)

2018,12,31日晚.

糟糕了,趁着寒风走了好远才来看这场电影,现在却发现近视的我没带眼睛,电影的字幕好像被打了高斯模糊,人物脸庞好像用了水雾滤镜。

影片开始了七八分钟,我的思绪踯躅了一会。拿着啤酒跑到了第一排的空位,这时后面已有观众拿起手机以解沉闷,我猜想也有几对情侣趁着黑色亲吻,抚摸。因为这是2018年的最后一天,人们习惯陪伴跨年寻找仪式感。

在说电影之前,我需要说说毕赣。他写诗,是一个现代诗人,而我觉得他的电影其实也是一首现代诗。

我记得网上一直流传着一段网红诗句,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许多人不知道它的作者是毕赣。

“ 许多夜晚重叠,悄然形成黑暗玫瑰吸收光芒,大地按捺倾向,为了寻找你,我搬进鸟的眼睛,经常盯着路过的风”

毕赣的其他诗歌,欣赏一下。

一.

“ 没有了音乐就退化耳朵

没有了戒律就灭掉烛火

像回到误解照相术的年代

你摄取我的灵魂

没有了剃刀就封锁语言

没有了心脏却活了九年”

二.

“山

是山的影子

懒得进化

夏天

人的酶很固执

灵魂的酶像荷花”

“今天的太阳

像瘫痪的卡车

沉重地运走整个下午

白醋春梦野柚子

把回忆揣进手掌的血管里

手电的光透过掌背

仿佛看见跌入云端的海豚”

这里只是选了三首。

我不知道你在读这些诗的时候时什么感受?

天性让你的理智在读东西时候都渴望捕捉它的逻辑,理清楚它们在讲什么。但是,这些诗歌以及很多现在的现代诗,读完了虽然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冲击力或美感,但另一方面,可能你就是不知道它们到底在讲什么。

一个故事?一种哲理?还是一种斗折蛇行的情感?

读者可能真的弄不清楚这些。这好似一个一个的意想的重叠与跳跃,哪有什么逻辑性?

同理可得,观众也这样。 因为毕赣的电影就是诗 。

那你可能会问,既然读诗,很难捕捉它们之间的逻辑,搞不清楚它们到底在讲的什么,说的什么。但为什么会有那种莫名的美感?

这里我想搬入一个词“同理心”。人对人不仅会有同理心。而且对物也是如此。

我们天生就对某些事情抱有某些情感。绝大数人看到蛇、蝎子会感觉到惊悚害怕,男生看到乳房就会觉得温暖与亲近,再比如人与很多动物天生就喜欢柔软与抚摸等等。以上所提的是我们刻画在我们基因里的固定情感认知。还有很多事物印象是在逐步成长过程中建立的,因为玩耍,因为经历,我们会亲近自然,喜欢鲜花,小狗等等,当然我们也会蛆就会觉得恶心,看到脓疮也会渗人,看到那些粗鄙的人也会觉得要避而远之。

也就是,我们的情感是与外面的物体相连接的。外界的实体可以激起我们的情绪反应,那可反证,我们也可以把我的情绪具象化,比如我们写作文惯用的比喻拟人手法。我爱你,我不会直接说我爱你,我会说“开门郞不至,出门采红莲”,我想你我也不会直接说我想你,而会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红莲,骰子都是情绪的借景抒情物。

所以在我们心中有一家钢琴,各种意想若代表的情绪就是一个琴键。当你说“凌霄花”“夜莺”“险峰”这样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就会弹起关于它的情感。

最经典不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而现代诗歌也是这样,各种具象化的意像就像一直钢琴家,弹奏一段音乐。潮湿的石头”“抱着盒子的姑娘”等等,导致了“悲伤”“忧郁”“小幸运”等等各种情绪在你心里逐级跳动,就像一种关于情绪的音符,do、re、mi、fa、sol、do~ mi..... 意像的跳跃让情绪搏动,感受就脱然而出。

其实就跟老师让我们评析古诗的修辞手法一样,只不过现代诗更不讲究前后顺接的逻辑性。

现在回到毕赣的电影《路边野餐》与《地球最后的夜晚》,很多人都说看不懂。主要因为我们的习惯认为电影就是要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哲理,或者一段沉重婉转的情感。我们总拿试着去理解它。但是如果我们抛弃这种看法,不要尝试着去理解它。

完全让电影的意像敲动我们心中的钢琴,让他弹奏一段独特的体验。这时候你就会体会到接连不断的意想带给你的体验。

如同欣赏一段纯音乐一样。不要把理性代入到音乐中,也不要去寻找固有的逻辑,只是体验。

这是我眼里毕赣的电影的魅力之处。很多人说看完毕赣的电影,明明不知道讲的啥,但还是会有不明觉厉的感觉。这就是因为电影给你营造了一种氛围,它给予观众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

光是明白这一点还不行,一个导演一个创作者还必须知道如何把一个接一个的意像链接起来,放在一个地方,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而毕赣用了一种极度巧妙且特殊的镜头完美地把它们表现了出来。

首先,毕赣用了很多第一视角画面。这种画面年轻人肯定很熟悉!因为电影用的就是吃鸡等第一系列游戏的第一视角画面 ,一个要去哪,要怎么样,要做些什么事情。 在加上前面2D的平叙,突然切换到3D的梦境, 观众好像觉得你就是在跟着个人走,跟着这个人去体验一些事情,一场梦境。

再者,就是电影饱受争议的长镜头。李诞说:“这部电影好像在拍的时候开了机就忘记关掉了”,确实这这样,《路边野餐》用了45分钟的长镜头,而《地球最后的夜晚》更过分,用了六十分的长镜头。 换句话,也就是你跟在一个人屁股后面整整走了一个钟头 。这种表现是方式是电影前所未有的。但是毕赣导演下的长镜头不是一成不变的死画面,而是一直在讲述,反而形成了一种 重章叠沓 的感觉。

电影的长镜头总是跟着一个人再走,但是走着走着人物主体突然拐进去了一个小屋子或者别的小路,但这个镜头还在走,镜头里面路过了打桌球的青年,飘过了台阶,又遇见了一头驮着一袋苹果的马,但又突然在下个转角处,主人公又正好出现,正好接住,继续往前走。这种长镜头带给人们是无可匹敌的真实感。好像一首歌的副歌唱完,但音乐没停,在某个节拍又响起人声,继续演唱,如此完整和谐。

看他的电影我会想起小说《情人》里面的描写手法。

简在中国男人的屋子里与他度过了17岁的初夜,屋内生殖器的声音,女人的呻吟,床的晃动,床边的窗户,窗户外的街道,大街上中国菜的味道,吃饭的嘈杂的人声,远处的大海...笔触由近到远,再由外面的一切回到这一张床。 中间好像没有隔断,好像他们都是一体的,绵延不断的和谐。

第一人称视角+3D景深体验+永不停止的巨长镜头=如梦境般真实的体验。所以看毕赣的电影,你应该带着全然的体验过去。

以上是梳理的个人的关于电影的看法。

总体来说,就是如诗般的意想与独特的观影体验。但是很多观众为了寻电影的逻辑与意义而忽视了这些,觉得作者实在是无病呻吟,娇柔做作 。

接着,你说你这个电影是毫无逻辑的吗?这肯定的是错误。

毕赣在十三邀的时候说:“我拍电影,我不会把它直接表达出来,我会用一种比喻的形式表达出来。你看不懂也罢。我拍电影也不是为了让你看的。”

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毕赣电影充满了玄虚与意像。

你看他的电影,首先得知道他是一位诗人。

你看他的电影,首先你得喜欢读诗。

一个诗人在写诗的时候时全然没有逻辑的吗?肯定不是。

有一个例子。有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说,你想写诗吗?

学生说想。老师说:“好,那你现在闭上你眼睛。看看你的脑袋会想什么”。

“我想到了大树,草地,我的爸爸”

老师说:“不要停接着想”

“小时候追着跑的钢圈,摔倒的伤口,还有一直黄色的狗...”

“好,睁开眼睛,现在把它们运用文字描写出来,再加以一些韵律与节奏,就成诗了。”

心中这些画面的跳跃也暗含着一种感性链接关系。它可能源自个人记忆 ,心理症结或者别的因素。

那些看不懂的诗歌其实也是有逻辑的,只不过这种逻辑可能只有作者或者少数人知道。

说实话,毕赣想要表达可能根本没有什么深沉地哲理或者一个令人惊掉下巴的故事,他要表达或许仅仅是他的某种情绪,他的残缺的家庭梦影,或者是他压抑在心底的某种渴望与重建。

毕赣利用诗的工具与摄像机的镜头把这种梦境与迷思具象化了。

电影中处处都是意像的重叠与梦的混乱。

万绮雯和罗紘武之间野柚子的赌约,房间旁漏水的也柚子树,那个歌厅的名字也叫野柚子。万绮雯给左宏元的人叫老A,后来他被左宏元杀掉。“白猫”的尸体在矿洞被发现,现场遗落了一张黑桃A的扑克牌。万绮雯告诉罗宏武怀孕时罗紘无说他可以教孩子打乒乓球,后来在那个山洞中那个带着鬼面具的孩子却要求和他打乒乓球.. ..

这些野柚子,黑桃A,白猫,绿皮书,乒乓球等等...这些意像后面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对过去的纠结与遗梦。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详细给我们阐述了人是怎样过通过梦去处理自己压抑的情思或者未满足的缺陷。在他的各种临床案例给我展示梦的复杂与神秘性,一个女生经常梦见蛇可能证明着她对阴茎的某些情感,从高处坠落的梦可能暗含着着现实中的抛弃,梦里的马可能象征你的母亲...... 本我一直在被超我压抑着,那些原始冲动、情思、欲望沉浸在我们深不见底的心海,因为他们害怕道德标准、世俗眼光的审判的猎枪。只有在梦中,它们才敢把自己精心伪装起来,骗过城墙门禁的检查,出来透口气,跳一支舞,然后在天亮人醒之前赶紧继续躲避起来。

这样你就可以带这一种重新的眼光去审视毕赣的电影中的意像了 。它关于梦,关于诗,关于艺术的具象化,关于最深层的压抑与人性...

梦,是个太神奇的东西了。

科学已经证明梦与人压抑的欲望,与白天的学习记忆,与脑电波的摩擦放电有关。但我们对梦的认知只是冰山一角。还有一些是未被证实的。

当我们深度睡眠的时候,我的脑波是在5Hz以下,而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睡眠可以与地球磁场发生共振,也就是当深度睡眠的时候,人与某些东西是不是就统一了呢?爱因斯坦证明时间空间的不存在。多数人都知道梦会把时间与空间扭曲。

在毕赣的电影中关于时间扭曲的象征物随处可见,《路边野餐》里面的火车,《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表。

梦里与过去与未来,现在还是一个谜 。

荣格的关于梦的集体无意识中阿尼玛、阿尼姆斯、莎乐美印象是否真的存在?

影片《地球最后夜晚》中男主终于抵达了传说中的母亲就职的歌厅后,紧接着就是问出“她多少岁”此时,在电影的画面里,我们已经分不清哪个是母亲,哪个是情人,可能她们是同一个人,也可能是俄狄浦斯情节的表现。

这不就是典型的最心底潜抑在梦中的表达。

而你要知道毕赣导演从小父母离异。而电影拍摄的所有地点也是毕赣的老家,凯里。(这里并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

回到电影,罗紘武拿着武器在问清楚那个类似母亲形象的女人要私奔的原因后,他释然了,然后用枪逼迫着那个男人带走母亲。这其实是罗紘武的一种自我解释。母亲说:“我吃了太多苦,而他那里的蜂蜜很甜”。 因为母亲抛弃了他,他一直从小抑郁于心,好了,现在知道母亲要走的原因了。所以我不再恨她,我也不再对自己疑惑了。

心理医生在治疗一些在某些方面有心理阴影的病人的时候,会采用催眠手法。病人可能因为小时候的一次不好的经历而有一些不正常恐惧。当他们被催眠后,催眠师让他们回忆最初的那次经历,而这些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被病人一直压抑着的,比如一个孩子可能因为母亲的某次抛弃而缺乏安全感,后来经过大面积移情而渗透到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催眠中,医生引导病人回到那个根源,会重塑或者转移那段经历,播下爱的种子,从根底上修正认知。

影片中这个片段其实和上述的那个催眠原理一样。从认知上,尽管真相可能不是这样,但是这样就是可以把自己从无期徒役中解放出来。

影片中到处相互联系的意像是这些矛盾 间接表达 或者 自我化解 。

当罗紘武要离开那个小男孩时,他问:“门不关,不怕有人偷东西吗?”少年答“除了你谁还会来?” 这个打乒乓球的少年是主人公那个被打掉的孩子的自我解离。

但扒去层层喻体与掩饰之后,这个电影其实真的没有什么深刻的东西。

他只是一个人的故事。毕赣只是把一个平常个人的压抑下的梦境展示了出来,它是架构在时空的扭曲与永恒之上人的情感的轮回与裂变。

我想起来张爱玲《金锁记》中的一句话: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毕赣把压抑的梦出来,因为梦境善于伪装,所以电影也很难懂。

如果能弄清楚情节之间、意像之间的关系,那就明白电影的表述了。但是这些东西太隐匿了,太个人化了,大多数人都发觉不到。

不过,如果不懂也没关系,那就安安静静带着朦胧的理解地去体验它吧。那些不懂的意像也会在你心中的钢琴上弹奏出独特的体验。

最后,把毕赣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我的电影就像一场大雨,但你们不要带伞”

波拉尼奥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当我想象自己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盘腿坐在地上闭目打坐的瑜伽师,身上披着一件红色的挂单和留着的长头发,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样子,微微一闭的眼神好似宇宙那般幽静,某一个时刻无风的房间响起了风铃声。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

一个个问题从脑海中跳出,似曾相识。我以为自己是一个哲学家,会观察会思考,然而近几年好像丢掉了这样的深层次的能力,变的浅薄一眼望穿。曾经那宇宙般、黑洞深邃幽然的眼神,已不再。也许是我太想表达自己,太想让别人知道我深邃的内在,太想让人夸赞我,太想太想……这一切的一切其实是我平凡无奇的幻觉。

前天昨天今天的上午,无论是吃饭空闲时,还是沿着地铁穿梭在城市的无人角落,我不断打开、合上、欣赏、捧在手里试试它在我手里的分量,对它恰到好处的尺度表示惊叹。那些天其余的事情都是平凡,与平常一样的。不断打开《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合上《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欣赏《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捧在手里试试《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在我手里的分量,突然找回逝去了背后的灵光,我明白人们索取的是文字后背的精神、意像,而不是文字本身。

幸运的艺术家,他们活着就被人需要。不幸的艺术家,他们死后被宇宙需要。事物就在眼前,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观察方式进行艺术观察,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艺术家是孤独的,因为他们的创造,只有自己懂,他人只是需要,“我从里面拿走我缺失的那部分。”

波拉尼奥,一位智利作家,简约直白的叙事手法,没有场景描写,没有情感铺垫,甚至在某些故事里没有起承转合,简单的素描欲言又止,勾勒出那些嘎然而止的故事情节,他们不完整,甚至语焉不详。《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短篇故事集,其中人物众多,有的连名字都没有,只有ABC,B的父亲这样的称谓,作者无所谓主人公名字叫什么,更无所谓他们去哪了?他们要去哪?

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去哪里?我们一定要知道他人是谁?从哪里来?去哪里?我们的人生昙花一现,我们只是出现了,只是出现了,他诞生了,从哪来?他从哪来?我们知道了又如何呢?这一层层的剥开,让我们失去了对于“出现”的敬畏,作为人的灵性也在一层层拨开中被揭穿消失殆尽。

我们“出现”了,他们“出现”了,在地球上生活,彼此流浪着,近亲又疏离,彼此讨厌又互相需要,颠沛流离,兜兜转转的身心好似一个整体被割开,在修补上路。我们出现的时候是完整的,离开的时候却是残破的,上帝圣光、基督耶稣、乔达摩悉达多、极乐净土能修复我们残破的身心,在离开那一刻重新投入宇宙的怀抱,以期再次“出现”。

无论我们出现在地球上任何一个时空里,都有悲欢离合,都有因无奈而流浪,都有因无奈而寻找,都有因追求自由、爱而无法忍受当下。无论出现在哪,都将经历割开修补、流浪离开。每一个时代纷纷出现流浪者:王尔德、王小波、王朔、波拉尼奥、马尔克斯、凯鲁亚克等,每一位作者都有不同的特点,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讲述了观察到的流浪者,和自身的流浪。

一位愿意自称诗人的作家用着朴素平凡的语言写小说,回避诗化的语言,这是风格上的选择。有的时候我们会想象自己舞台下面听上面的人朗诵,有的时候会想象面对着一位着急匆忙的人倾吐自己的心事,有的时候你会觉得在听广播。然而读波拉尼奥的作品,像是用不紧不慢的语速,在描述他的所见所闻,没有什么经历会让他激动到改变语速和语调,波澜不惊。

波拉尼奥,无论故事多么曲折离奇,他没有刻意情感起伏,没有一惊一乍的描述,更没有主观色彩的代入,更多的是抽离、平静的观察者。他出生智利,经历战争动荡,他热爱文学,却不屑文学界们的大师,他自我放逐有强烈的政治信仰,他幼稚的自负前半生为理想写诗后半生为生计写小说。这样的经历让他的书沾染了出世的雾气,流亡与落魄的幻灭、兜兜转转地寻找、出现与离开。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是我离开的最后那晚,我要离开了。离开去哪?去宇宙等待修补后再次出现到地球。你问我为什么?我无法回答,因为当我有意识那一天起,我就在“出现”和“离开”中摇曳,接受我的命运。

“地球最后的夜晚,我和女票终于睡倒在了电影院”

“怎么可以随便送烟花呢?”

“怎么不可以?”

“烟花是短暂的意思。”

“我们不就是短暂的吗?”

这是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里面的一句台词,如果说烟花代表短暂,那么对于大多数因为“爱情”而跑到影院的人来说,这部电影留给人的记忆,除了电影结束之后的一句MMP,可能还比不上一场烟花。

昨天室友从电影院回来后,愤怒地哭诉:“我今天看了一部不是人看的电影!”

不用猜,电影名字一定是《地球最后的夜晚》。

“能够买到《地球最后的夜晚》跨年点的电影票,然后跟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去看,在电影结束最后时刻相拥、接吻,到第二年。”这是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的宣传语。

爱情、悬疑、文艺、跨年这几个标签确实成功地把很多情侣吸引进了影院,所以当看到电影院里情侣成双成对进场时,作为单身狗的我早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整个电影放映过程中,整个影院除了画面声音以外,悄无声息。

坐在我左边的情侣,在电影开始20分钟后,男生睡得正香,女生也拿出了手机玩得正嗨;坐我右边的情侣,在电影放映到一半的时候,提前离场了。

电影结束,影院灯亮的那一瞬间,大家面面相觑,相视一笑,那是“久”逢知己的笑。

也许是因为我们都一样,一脸期待走进影院,然后一脸懵逼出去。

可能是听到些风吹草动,朋友圈里已经不断有情侣开始“抛售”《地球最后的夜晚》零点场的票了。

又是一部两极分化的电影,文艺青年可以狂欢了,这部电影看不懂不要紧,但是拿来装X是完全够用的,而所谓看懂的人,则又可以秀一把优越感。

整部电影以“寻找”为线索,用顺叙、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形成了一个错乱的时间轴。导演好像生怕观众看一遍就懂了,所以在时间线的使用上毫不留情。

12年前,男主罗纮武(黄觉饰)爱上了女主万绮雯(汤唯饰),两人偷情被万绮雯黑道男朋友左宏元发现。为了能与万绮雯私奔,在万的诱使下,罗洪武杀死了左宏元,然而在左宏元死后,万绮雯却从此销声匿迹。

12年后,罗纮武父亲去世,他重回故里,一张照片唤醒了12年前的记忆,或者说记忆从未消散过,罗纮武又一次开始寻找万绮雯。

在寻找的过程中,通过现实与过去的不断切换,以及主角的自述,两个人的生活碎片逐渐拼凑出来。

在寻找的过程中,罗纮武做了一个长长的梦,在梦里他见到了一个个他想见到的人。而梦里面的他们,在罗纮武看来,都是他们最好的状态。电影结束,在梦里,他终于和他们,也和自己达成了和解。

一个简单的故事,却由于导演对于形式化和艺术化的过于追求,原本是1+1=2就可以解释的事情,现在却非要1+1+1-1=2,过多的不必要镜头和炫技,以及不恰当的营销,使这部电影有了成为烂片的趋势。

上一次看毕赣的作品,是他的《路边野餐》,那部一举狂揽13项国际大奖的文艺片,说实话,确实很惊艳。

非线性叙事、大段长镜头的使用、梦与现实的交替、各种隐喻以及前后联系的线索,再加上充满诗意的旁白,把整个电影串成了一个探险游戏,每一位观众都是探险家。

毕赣讲故事的风格,让人想起了好莱坞大师昆汀和诺兰。

如果说《路边野餐》的非线性结构已经很复杂的话,那么《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叙事则显得更加混乱。

只是当熟悉了导演的风格后,《地球最后的夜晚》似乎并没有带来太多惊艳的效果,毕竟魔术拆穿之后,就没有了多少神秘感。

与《路边野餐》相比,《地球最后的夜晚》更像是导演自我模仿之下的电影。

在《地球最后的夜晚》里,依旧是寻找与自我救赎的主题、人和时间的挣扎、跳脱不了的“凯里”、错乱的叙事方式、大量的长镜头、萧条的环境、没落的歌舞厅和台球桌、梦与现实的切换以及贯穿电影始末的意象,这种意象在《路边野餐》里是“野人”,而在《地球最后的夜晚》里则是能让房子旋转起来的“咒语“。

用“豪华版的《路边野餐》”来形容《地球最后的夜晚》可能是最恰当不过的,毕竟《地球最后的夜晚》制作成本达到5000万,是《路边野餐》的100倍,但是产生的效果却远不及《路边野餐》。

文艺片追求技巧,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上一次看这么多长镜头的电影,是胡波导演的《大象席地而坐》,影片风格和《地球》相似,只是叙事结构相对简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产文艺片开始反复出现一些相同的元素:自我放逐的人物、破败的小镇、地方方言、贯穿的预言或传说,再加上一些似是而非,这些成为了某些国产文艺片的标配,内容不够,形式来凑。

可是没有了内容,形式上再多的挣扎都只能是雪上加霜。

想起了一个故事:

三个秀才赶考去问算卦先生,先生伸出一个手指,秀才们不解,算卦的说天机不可泄漏,到时自然灵验。秀才离开后,算卦先生的徒弟问是什么意思,算卦的说,三个人如果只有一个考上,这个一代表考上的,如果有两个考上,一就代表考不上的,如果三个都考上,一就表示一起考上,如果全落榜,一就表示一起落榜。

放在现实中,观众成了秀才,导演则成了算卦先生。

对于《地球》的观众来说,除了看不懂以外,更愤怒的可能是电影的营销方式。

当一对对情侣因为抖音上“和心爱的人一起看《地球》,一吻跨年”而动心买下电影票时,就注定了会有接二连三的骂声。

毕竟被当成一颗韭菜收割,谁都会有骂娘的想法。

错位的受众,赢了资本,却也毁了作品。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第一次看《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是2013年10月。现在看到当时的记录一面慨叹竟然五年多了,以为没过多久。另一方面觉得看过的书标记一下还是有必要的,即使当时一个记号一个词,回头再看时也能回忆起些许当时看书的些许感触。当时打了五颗星,现在依旧是五颗,只是没有当时看过后那种惊喜的感觉了。

作者是智利的罗贝托波拉尼奥,关于生平做过的事写的是流浪者、诗人。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这本短篇小说集,果真像作者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遇到的人听到的事——艺术源于生活。

有一篇“戈麦斯帕拉西奥”,看时想起扬之水或者汪曾祺写的文章来,作家到某个地方感受当地风土人情,当地的编辑部或者文化部的人带领参观之类的事。这篇的不同在于将带领者的生活掺杂进来,那么一篇观光散文就变成了一篇小说,“我”无可奈何地听,却能听得出对方目前的生活状态及心境。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看时完全记得情节,但还是有一丝提心吊胆,担心父子俩的这次旅途中会出现什么再也回不去的大事件。事件正要发生的时候,故事结束了,旅程还在继续。

“圣西尼”讲的是“我”与圣西尼之间的笔友故事,一个是我喜欢的作家,一个是正要起步写作生涯的我。我写信给圣西尼,意料不到收到圣西尼的回信和鼓励,更加积极地参与写作比赛,并与圣西尼相互鼓舞。以写作为生的我们并非生活中的得奖者,捉襟见肘的困境就像家常便饭充斥在生活里。

“一件文学奇事”讲的是B写了一本书嘲笑某些作家的书,书中嘲笑的对象之一A,有知名度、有钱、有读者。B觉得对方早已关注他,因为看过他的这本书也知道自己隐喻嘲讽的人是他。B千方百计关注A的动向,后来打听到A家的电话便不断电话去想和A见一面。至于为什么见面,见面要说什么做什么,B根本没有底儿。A对B没什么概念,关于在书评中对B写的书的点评也比较中肯。B通过自己的臆想将A设置为假想敌。作者在对B的描述中不留余地,如果B代表作者本人,佩服作者犀利的描写,还有就是能写得出来。真实地面对自己有时不是很难,难在还要把这种真实一字一句地描述出来,没有辩解也没有虚饰。

“通话”用短短的篇幅写了一场疯狂地单恋,B与昔日情人X通过电话再次取得联系,得以再续前缘。B欣喜若狂,觉得这次一定可以和X共谱连理。他前往X所在的城市见面,和X共度的每一夜都让B再次感到爱情。谁知对方没过多久就没有任何理由的和他说算了。他不甘心也不接受这个结果,反复给X电话并去找X,X对他的死缠烂打并不买账,说了不再见就是不再见。B一直不死心,直到有一天B被警察传唤,了解他们交往的经过,并告知X已经死了。短短地篇幅中,作者将一个想爱一个决定跑的情感状态写得非常有画面感,整个故事没有太多血肉,好像只有一副骨架子,但血肉可以通过这幅骨架子自己添油加醋的加上去。

“毛毛虫”写的是一个逃学的孩子天天跑去书店看书的故事,他遇到一个每天坐在同一个地方的男人,他和这个男人聊天,还一起看过一场电影。这个神秘男子生了一场病,孩子帮他买药,照料。这个神秘的男人是谁呢?他好像懂的很多又有很多故事。我们期待着有故事的人的讲述,然而故事在此戛然而止。

“安妮穆尔的生平”是篇幅较长的一个故事,毕竟讲的是生平嘛。这个女人一生漂泊,不断遇到男人,可是她遇到的每个男人好像都不太着调。“我”和安妮也有过一阵子交往,后来以安妮离开作为结束。颠沛的生活并没有令安妮失去自带的光环,好像她过着的有了上顿没下顿,从一个地方辗转到另一个地方的生活,正是对她这个人的滋养。

“小眼席尔瓦”让我想起毛姆写的关于印度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关于未成年人受虐待和遭受性虐待的事儿,由席尔瓦讲给我听的关于席尔瓦亲身经历的事。看完久久回不过神儿来。

……基本上这本书里的B也好,我也好,大多和文学有关,几乎每个人的世界都支离破碎,但是又有些许的希望隐藏在文字中。引用作者一句话作为结束吧:“我们不会停止阅读,即使每本书总有读完的时候,如同我们不会停止生活,即使死亡必然来临。”

综上就是 news1.ljinbo.com 小编关于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的下句知识的个人见解,如果能够提供给您解决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歌曲唱的是什么问题时的帮助,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本文链接:https://news1.ljinbo.com/shici/d-q-s-z-h-d-y-w-d-x-j-d-q-s-z-h-d-y-w-g-q-c-d-s-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