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大全正文

乐是苦因的上句(乐是苦因的上句是什么)

admin2023-03-232乐是苦因的上句

本篇文章要给大家带来的是乐是苦因的上句,以及乐是苦因的上句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学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什么意思?

1、无苦集灭道,“苦集灭道”,指四谛道理,也称四谛法门。“谛”为“真理”的意思。“苦谛”者,是人对于社会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苦,指生死果报,有三苦、四苦、八苦等的说法,简而言之,大凡世间上一切逼恼和身心不安的事,都可以叫做苦;“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的痛苦的原因,“集”是“招集一切苦恼”的意思。

世人所以有苦恼,都因为倾向于以“我相”为基础和出发点,因有“我相”,故执著我有与我所有的妄想,一切争夺欺诈、穷奢极欲无不因之而起,也无不因之而导致更大的痛苦。世间的快乐,说到底也仍是苦,正所谓“乐是苦因”。

众生因贪欲而造罪,招集众多苦报,所以苦集二谛是世间法,又是有漏因果,集是苦因,苦是集果。明白了这种烦恼业因的来源,自然就会思量厌离苦恼,并因此而行动起来,修善止恶,断灭集的苦因。

至于“灭”与“道”二谛,是出世间法,又叫无漏因果。“灭谛”指断灭产生世间诸苦的一切原因。“灭”者,灭有为还于无为,也就是涅盘,亦即靠修行而达于最终的寂静;“道谛”是指脱离“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超入无苦有常无我清净地的理论说教和修行方法。

“道”有“能通”的意思。简而言之,它包括了戒、定、慧三无漏学及所谓“三十七道品”。人有造罪的业因,所以一定会招来苦果,自作自受。罪业只能自己为自己消灭,这是灭谛;要消灭罪业,只有依据一定的方法,此为“道谛”。道谛为正道修习法门。这个法门又可以简单地说成“知苦、断集、修道、证灭”。

2、无智亦无得,“智”作“般若”解。亦即智慧、能知的妙智。“智”为能求的心;“得”为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佛果有四种,一缘觉、二声闻、三菩萨、四佛。二乘菩萨修行六度法门,上求法于诸佛,下普化众生,自己修行得利益,又以利益泽润他人。

所以能如此,都因为以智慧为第一,有智慧,也便能够彻上彻下,自己得真空大智,又能教益众生,使除惑生慧。在凡夫看来,入了菩萨阶次,功行很大,智慧非凡,已经很了不得;但在菩萨本人看来,这不过是还了本来面目,并没有什么智慧可言。

其实,什么也没有证得,不过是回归本来寂寥而已。因为真心本来空寂,在般若真体当中,一念圆融,本来没有修习的事,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证得。所以不见有知的大智,也就没有所证的果德,若是以有所得的心去求,就已经不是真空。知而无知,才是真知;得而无得,才是真得。

所以归结为“无智亦无得”。换言之,人人皆有本觉真心,智慧本然,不假修行。只要不起妄念,不作分别,也就复了本性和真心,就能返观自性本空,除去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智慧之障。障碍一除,本心显露,一切世间的空性、真如性了了分明。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源出《心经》。 通览全经,唯此句,疑惑不解者甚众。而恰是此句,是通晓此经,顿悟关键所在,也是修佛境界所相。古今多有释解此句者,且不乏衣铭传钵高僧者众。但均以佛法证“苦集”,释“灭道”,而少有善释“无”字精要者,而全经即“无”字之慧显。

如简释“无”字精要,即观神秀与慧能墙头斗诗谒,显悟道深浅,五祖用鞋抹去慧能之诗谒,即释“无”字之精慧。即释:悟无言,言无力!无等空相。

扩展资料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有时也称《般若波罗蜜心经》,为《金刚经》降伏其心篇 简称《心经》。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余卷中的一节。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编辑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种真理。就是说生死苦果,是由惑、业集合而生,所以说‘苦、集’;寂灭乐果,是由修道断惑所得,所以说‘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知‘苦’便应断‘集’,慕‘灭’便应修‘道’。

小乘弟子闻佛声教,悟‘四谛’理,断见思惑(简单说来,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与疑,叫见惑;贪、嗔、痴、慢叫思惑),而出三界分段生死,即阿罗汉(意为杀贼、应供、不生)。

今菩萨以般若观照,一切皆空。在真空实相中,不但凡夫所执之蕴、触、界,皆不可得,即缘觉所观的十二因缘法,声闻所观的四谛法,亦皆不可得;乃至菩萨六度万行,其能证的智慧与所得的理体,亦皆说无,即都不可执著,都归于空。若执著有智有得,仍不离法执、法见,仍有挂碍而非究竟。所以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又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不应住著于一切法,而生清净心。总之,自凡夫以至菩萨,自五蕴以及智与得,都不可取著,因诸法本空,无所得故。这正说明,此经是大乘法门,不仅破凡夫我执之病,并破二乘法执之病,乃至无智亦无得。

修行到这一境界,寂照现前,了知本无生死可断,亦无涅盘可证,我法二空,一切无著,便证入大自在之境了。(‘无智亦无得’一句,有些解释仍作为空声闻乘法,而按文势,作为空菩萨乘法,更觉圆融完备。)

心经里面的“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是什么意思?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所得故。此句总结前面所说,一切法相不可得,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切修学的方法四谛十二因缘,智与得均不可得,身心世界万缘放下,妄情尽了,真就显了。挂碍即牵挂,有我执起烦恼障,烦恼障障性,心不清净,不自在,不解脱,造业轮转。有法执起所知障,所知障障慧,不了自性,不达性相,纵然断了见思,出三界,因有法执,也只能屈属于小乘,不能成佛,所以障大涅盘谓之碍。一切众生错认了四大、六尘、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执著我见我所,于是才有六道轮回。菩萨依究竟圆满的智慧,即依般若波罗蜜多,看清楚事实,心中无有障碍,不再有妄想执著。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功夫又进一层。世间人最大的恐怖是生死,远离恐怖即是了断生死出三界。

生死轮回之由来,一切经论中说之最详。确因迷惑颠倒,造善恶因,感得三界果报。凡夫不知此事实真相,恐怖心时时刻刻萦怀于心中。华严说恐怖有十八种之多,不必一一细表,般若经中说的很明白,离开我法二执即无有恐怖。远离颠倒,颠倒是无明、是错乱。经中说四种颠倒,常乐我净。凡夫不知世间无常,亦不知世间的乐是苦因。贪图乐受自然生起三毒烦恼。乐不如苦,佛教我们以苦为师,在苦闷时,易于警觉,时刻想出离。若迷在爱欲中,愈迷愈深,难以自拔。凡夫执著身体为我,不知其为四大假合,四大亦空不可得。凡夫身心都是污染,自己并不觉得。现在人心污染比从前不知道严重多少倍,心中充满人我是非,贪嗔痴慢,此之谓颠倒。

梦境是妄想变现出来的,其根源是五蕴,色蕴是坚固的妄想,受蕴是虚明的妄想,想蕴是融通的妄想,行蕴是幽隐的妄想,识蕴是颠倒的妄想。楞严卷十中说的很清楚。凡是有妄想的人皆有梦,梦的现象亦有种种不同。日有所思,夜必有梦。另一种是无始习气,也有鬼神来托梦的。

远离颠倒梦想才能达到究竟涅盘,究竟是圆满佛果所证,菩萨虽不圆满而能分证。涅盘是梵语,最常见的翻作灭,四谛中苦集灭道之灭。灭是灭烦恼。小乘的涅盘是灭见思烦恼,不究竟,称为‘偏真涅盘’。大乘菩萨所证,不但见思断了,尘沙断了,无明也破掉几分,称为‘究竟涅盘’。从初住到等觉有四十一个阶级,品品分证,如来果地的大涅盘不是一下子得到的。此名词又翻为圆寂,圆是圆满,寂是清净寂灭,见思、尘沙、无明都断了。圆是性德圆满开显了,佛说圆教初住菩萨只破一品无明,其作用即与如来果地上相仿佛。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的修学方法,证入圆教初住,即可随类化身,在诸佛刹海,普度众生,可知究竟涅盘有圆寂的意思。功德圆满谓之大涅盘。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的方法,从初住到等觉位,菩萨位已圆满了。再往上去,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处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事实,菩萨依般若智慧能证到等觉,一切诸佛也是依般若智慧证到无上菩提,无怪乎佛说般若二十二年。

佛法修学是戒定慧,般若是慧,常言说:‘因戒生定,因定开慧’,般若要从定中得到,般若不在经里,不在佛的言语中,亦不在思维想像中。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中给我们一个启示,看经听法要‘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心缘是思想研究,不可想,一想就落到意识中。如不用心意识,就是自性起用,自性起用,般若才现前,此理很深。菩萨知道诸法空相,故能远离妄想执著,以清净心照见诸法实相,自然契入究竟涅盘。再进一步说,真正平等觉知诸法的真相,彻底究竟明了,这能明了的即是无上般若智慧。不得已说了这一个名词,其实性相之中都没有名言。不过用这些名相作一个引导,由此契入真实。故在因称它为智,在果上称它为觉。果达到极处,加一个‘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此为尊重不翻。正是无有一丝毫偏邪,等是与一切诸佛所证的平等,双照二边,转八识成四智,证法空而悟真如。真是法性,如是法相。古德为了使人容易理解起见,常用金作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比作真心,器比作法相。性即是相,相即是性,性相一如,故称真如,此诸佛如来真正清净的觉悟。如此一切诸法的实相(真相)完全觉了,称之为菩提。古德有一简单解释,完全了解(证悟)契入,证得真如、实际、法性的道理,可以说证得法界事实真相,佛为其建立一个名称谓之菩提,此名相之由来。又说不可破坏,不可分别,谓之菩提。又说:法真如性,无颠倒性,亦谓之菩提。从种种解释,体会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满的精义,佛是以般若而证得佛果。由此可知般若精髓,解悟尚且不易,证悟更难。正因其难,所以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在西方建立极乐世界,作增上缘,叫我们到那里去修学圆满的般若波罗蜜多,若无圆满智慧,如何能不退转?定功尚且有退,唯有真实智慧才能达到不退转,古德说的好,西方最殊胜的缘就是西方有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有他们关怀照顾,决定可以圆证大菩提。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是什么意思?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是指不要留存不切实际的念头人才能活的通透醒悟,太多的杂念反而会扰乱心思。如同凤凰涅槃,抛弃纷纷扰扰才能达到心灵的纯净。

有种道家无为而治的观念在其中,不强求不烦扰自己的内心,事情顺着本来的因果发展下去,也许才能换来内心的高度自由。

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盘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

扩展资料

换一句话说,我们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看错了,看颠倒了,譬如经上给讲的四种颠倒,就叫 “常、乐、我、净”。“常”,不知道世间万法无常,以为有一个常,这是错误的,这颠倒得知见。“乐”,不晓得世间法里面乐是苦因啊!

这一句话里面的深长,如果不很冷静、细心的去观察,你就见不到这个事实的真相。贪图乐受,自然就起贪、瞋、痴三毒的烦恼,如果看到这个事实,才晓得乐不是好事,乐不如苦。所以佛教教给我们 “以苦为师”。

沩山警策注

 叙沩山警策

夫人之堕地也。固若是芒乎。固亦有不芒者乎。无明以致生。贪欲以致老。瞋恚以致病。愚痴以致死。受其委形。无忘待尽。出而为僧。无违所以。由修照性。由性发修。在性则全修成性。在修则全性成修。然而上根利智。披沙得宝。中下之流。算沙相似。经云。若比丘虽持禁戒。为利养故。与破戒者。用为亲附。同其世业。是名杂僧。或在阿兰若处。瞢??闇钝。不欲乞食。见非眷属。不能教诏。名愚痴僧。又云。本性清净。不为百千亿数诸魔之所沮坏。能调如上二部。悉令安住无为胜域。是为护法无上导师。历览往古。大沩大圆大师。非其人欤。无论镜智为宗。应缘为用。名振两山。道传千古。即警?一文。末尼五色。缁白共利。大小咸收。遍重律仪。笃修玄道。(不肖)屡为敷陈。重因笺释。欲令大地有情。知世如梦。了法无生。共扬百丈家风。深得寒灰少火。古路断碑。文生慧??。山前水牯。信步骑归。虽曰暂时岐路。是谓不芒者也。

崇祯岁次甲戌秋中日题于棠溪之净业楼中

沩山大圆禅师警策

金山比丘 大香 注

沩山。在长沙府之宁乡。一名大沩山。周百四十里。沩水出焉。故名。禅师讳灵祐。谥大圆。本福州长溪赵氏子。得法于百丈和尚。典馔会中。因司马头陀迹得是山。机下踢翻净瓶。住山十有余载。后得仰山惠寂。相与振发其道。故称沩仰宗。自心清净名之禅。万有作则为之师。警则警其不勤。?则?其不进。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

总论有情性体。本来清净。皆由无明不觉。起念相续。遂有惑业烦恼。未免系缚。因而感受此身。乃为四大所累。

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

此明中阴投胎。颠倒想成。三缘和合。渐成遗体。众缘。谓父母己三。及暖息识。方乃得生。

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

四大。即地水火风。扶持此身。常相违背者。金光明经云。地水火风共成身。如四毒蛇居一箧。地水二蛇多沉下。风火二蛇性轻举。由此乖违众病生。斯等终归于灭法。随其业力受身形。云有执有我众生。

无常老病。不与人期。

无常者。一死二老三病。卒然即至。何有期限。又无常有二。一者败坏无常。二者念念无常。

朝存夕亡。刹那异世。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 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九十刹那为一念。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异世即来生。

譬如春霜晓露。倏忽即无。岸树井藤。岂能长久。

四义证前刹那异世。一喻春霜易化。二喻晓露易晞。三喻岸树易隤。四喻井藤易断。春霜者。古诸曰。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朝为美少年。夕暮成丑老。晓露者。古歌曰。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岸树者。大涅槃云。譬如河边临险之树。若遇暴风。必当颠坠。人亦如是。临老险岸。死风既至。势不得住。井藤者。经云。如人行于旷野大火之中。被狂象所逐。见一枯井有树。树上有藤。其人攀藤悬于井中。下有三毒龙。四毒蛇。复有黑白二鼠。兼相咬藤。四边毒蜂。有蜜少许。滴于口中。因贪蜜故。遂忘其苦。夫旷野者。三界也。树者苦身。藤者命根。象者无常杀鬼。黑白二鼠是日月。井者黄泉。三龙三毒。四蛇四大。蜂蜜五欲。因贪财色等欲。遂忘生死大苦。

念念迅速。一刹那间。转息即是来生。何乃晏然空过。

四句总结上文。一步紧于一步。一云四大常相违背。二云无常不与人期。三云朝夕刹那异世。四者春霜晓露等喻。五则念念迅速。只在刹那之间。一息不转。即是再生。何得晏安不理。空过一期。前章至此。名通叙僧俗。向下别叙出家。

父母不供甘旨。六亲固以弃离。

佛言。父母之心。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经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遂致无常。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念。广大无比。今既出家。一则不能供养二尊肥甘之旨。二者弃舍伯叔姑姨兄弟之亲。

不能安邦治国。家业顿捐继嗣。

安邦。谓平天下。治国。谓辅圣君。抛父母家业。绝子嗣相承。四者不为。意欲何为。

缅离乡党。剃发禀师。内勤克念之功。外弘不诤之德。迥脱尘世。冀期出离。

缅者远也。千二百五十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即父母妻三党。今言禀师剃发。所为何事。内当精勤克去种子习气。外宜弘扬水乳无诤之忍德。超旷劫波之尘劳。断三界内外之烦恼。

何乃才登戒品。便言我是比丘。檀越所须。吃用常住。

才登戒品。谓十戒进于二百五十。比丘者如苾刍五德。一体性柔软。喻能折伏身语粗犷。二引蔓旁布。喻传法度人。连绵不绝。三馨香远闻。喻戒德芬馥。为众所知。四能疗众病。喻能断烦恼毒害。五不背日光。喻常向佛日。正为顾名思义。岂可无实称宾。檀云施者。越谓超越。由此大施主。越彼贫之海。所须。即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常住。名四方僧物。

不解忖思来处。谓言法尔合供。吃了聚头喧喧。但说人间杂话。

忖思来处。比丘受食。当作五观。想彼来处。如前四事供养。乃是在家菩萨。专专身口分中。减省自奉。惠施伽蓝。以求福果。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奈何无惭愧僧。漫言合受彼供。餐餐饱啖。两两聚头。但说王论女论贼论。岂知见道修道证道。

然则一期趁乐。不知乐是苦因。

一期者。或三月半载。长短无定。乐是苦因者。祖云。受施如受箭。进食如进毒。佛言。譬如世间所须资生。能为乐因。不知令人生大忧恼。生死之中。一切皆苦。无有乐相。如妙花茎。毒蛇缠之。有人性爱好花。不知花茎毒蛇过患。即便前捉。捉已蛇螫。螫已命终。凡夫贪五欲花。即为爱毒蛇所螫。命终堕三恶道。

曩劫狥尘。未尝返省。

曩向也。劫者时之极短名刹那。时之极长名劫波。众生从无量劫来。根狥六尘。心无返省。

时光淹没。岁月蹉跎。受用殷繁。施利浓厚。

时光。即光阴。岁月。即年岁。淹没谓唐丧。蹉跎谓懈怠。殷繁浓厚。谓享用过度。

动经年载。不拟弃离。积聚滋多。保持幻质。

动着经年累载。不思弃舍厌离。转积转聚。愈滋愈多。保持虚幻之形质。欲得长年以受用。愚无慧性妄堕悭贪。

导师有敕。戒勖比丘。进道严身。三常不足。人多于此。耽味不休。日往月来。飒然白首。

六道众生。沦于生死长夜。盲无慧目。我佛性天晃朗。引出昏衢。故称导师。敕诫敕。勖勉勖。三常不足。一衣。以舍好饰。着坏色衣。二食。趣得支身。以除饥渴。三睡眠。修习善法。无令失时。今反耽味三事不止。忽焉老至。一生蹉过。

后学未闻旨趣。应须博问先知。将谓出家。贵求衣食。

旨趣。谓宗通玄学。亦戒定慧也。后进未闻。应求先达。广博详问。岂可谓言舍俗出家。沾沾乎身衣口食而已。佛言三种出家。下出家。以十戒为本。虽舍眷属。因缘执作于俗人等。中出家。舍执作缘。具受八万四千向道因缘。身口意业。未能具足清净。心结犹存。未及出要。上出家。根心猛利。应舍结使缠缚。禅定慧力。心得解脱。出于缘务烦恼之家。

佛先制律。启创发蒙。轨则威仪。净如冰雪。止持作犯。束敛初心。微细条章。革诸猥弊。

律者。且指出家五众之戒。谓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也。创者。谓随事渐至良模也。制色未制其心。守己未能旁兼。故曰发蒙。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可轨可则。如冰如雪。止持。谓七支清净。作犯。谓五篇缺破。条章猥弊。具如僧祇等部。

毗尼法席。曾未叨陪。了义上乘。岂能甄别。可惜一生空过。后悔难追。

毗尼。即律部。叨陪谓依止。了义即上乘顿法。不同不了义说。甄别者。甄明辨别大小教理。不修则空过。临终名后悔。

教理未尝措怀。玄道无因契悟。

教理。总说三乘十二分教。未尝安措心怀。玄道。谓别传心印。直指单提。亦即菩萨正性离生。不见少法。永断习气。入于如来一切智智。契悟。谓契理悟心。

及至年高腊长。空腹高心。不肯亲附良朋。惟知倨傲。

年谓生年。腊谓戒腊。失学惟存空腹。恶习徒自高心。淑行曰良。同心曰朋。倨傲即高心。

未谙法律。戢敛全无。或大语高声。出言无度。不敬上中下座。婆罗门聚会无殊。碗钵作声。食毕先起。去就乖角。僧体全无。起坐忪诸。动他心念。不存些些轨则。小小威仪。将何束敛。后昆新学无因仿效。

法律。谓经律论。戢敛。指身口意。二句总说。向下别开。一者大语高声。二者出言无有时度。三者不敬先德。受具五腊名下座。十腊名中座。二十腊名上座。戒经云。我佛法中。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莫如外道痴人。坐无次第。即婆罗门法也。四者碗钵作声。五者食毕先起。六者去来乖张。如二角相反。七者僧体全无。僧云和合众。僧体谓三义五分六和十善。上酬四重之恩。下济群生之苦。向下总结。忪诸粗遽。令他作念。皆因威仪轨则。毫无半点使然。后昆新学。谓将来法眷。既无效尤。何可束縳。

才相觉察。便言我是山僧。未闻佛教行持。一向情存粗糙。

凡为僧者。向人自称某甲。除大知识。方称贫道。或称山僧。今则略通一毫觉察。便尔不肯称名。皆由平昔未闻佛理。依行修持。粗而不精。糙而不熟。

如斯之见。盖为初心慵惰。饕餮因循。荏苒人间。遂成疏野。不觉[(龙-月+日)/足]踵老朽。触事面墙。

如斯一句。总结上文。盖为最初出家。习于懒堕。饕餮饮食。因循度日。时光荏苒。酿成荒疏田野之气形体老朽。似乎衰竹下垂[(龙-月+日)/足]踵之状。面墙谓不明义理无有言说。其犹面墙而立者也。

后学咨询。无言接引。纵有言说。不涉典章。或被轻言。便责后生无礼。瞋心忿起。言语该人。

所有咨询义理。无言接引来机。典章谓经典章句。或者后学有知。受彼轻薄言语。因起瞋恨之心。忿忿之气。该人。谓年高腊长。

一朝卧病在床。众苦萦缠逼迫。晓夕思忖。心里恛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

众苦。谓病衰老衰。财衰亲衰。恛惶者。恐怖无宰。前路谓冥途。五趣茫茫。所往无定。

从兹始知悔过。临渴掘井奚为。自恨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

凡居无水之乡。预为掘井得济。若待渴时。虽掘奚益。修行若不预备。老至惟多过失。

临行挥霍。怕怖慞惶。縠穿雀飞。识心随业。

临行挥霍。即死相现前。种种恐怖。縠穿喻幻身。雀飞喻神识。七贤女经云。雀来入瓶中。以縠覆其口。縠穿雀飞去。识心随业走。识心随业者。楞严经云。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

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

譬如负债之人。寡者必让多者牵去。今则心中善恶绪端多种。必从重处先坠。如谓情多想少。流入横生。七情三想。身为饿鬼。九情一想。下洞火轮。纯情即沈阿鼻地狱。

无常杀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时不可待。

无常杀鬼。谓阎罗使者已至。一念不得停留。命不。

可稍延。时不可少待。亦非钱财势力。可以转致人天三有。应未免之。如是受身。非论劫数。感伤叹讶。哀哉切心。岂可缄言。递相警?。

人天。谓人乘天乘。三有。谓欲界色界无色界。未出轮回。宁免诸趣。受身复舍身。从劫复至劫。一可感慨。二可悲伤。三可叹息。四可惊讶。五实哀哉。六实切心。岂得缄口无言。正当彼此?励。

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时遥。佛法生疏。人多懈怠。

像季。谓像法末年。去圣时遥。佛灭度后。已经三千余载。一佛二法三僧。三宝应世生疏。我人多无精进。

略伸管见。以晓后来。若不蠲矜。诚难轮逭。

管见。谓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蠲则蠲除故习。矜则自矜懈怠。轮逭如车轮旋。有逭方息。向上总说。向下别叙。

夫出家者。发足超方。心形异俗。

今言凡为僧者。从初发足。超越诸方。一形异俗。去除须发。披服袈裟。二心异俗。烦恼断除。菩提增长。

绍隆圣种。震慑魔军。用报四恩。拔济三有。若不如此滥厕僧伦。

绍隆圣种。即续佛慧命。凡为比丘。三度震慑魔军。一剃下周罗。二发菩提心。三了悟无生。四恩。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滥厕僧伦。谓名字出家。无诸实行。

言行荒疏。虚沾信施。昔年行处。寸步不移。恍惚一生。将何凭恃。

言荒疏不涉典章。行荒疏不离尘垢。虚消供具。必致酬偿。下云。形虽异俗。行复同前。恍惚迅速貌。若非禅净。何可凭恃。

况乃堂堂僧相容貌可观。皆是宿植善根。感斯异报。

善根异报。皆从持戒忍辱中来。佛言。今世人见欢喜。前世见人欢喜故。

便拟端然拱手。不贵寸阴。事业不勤。功果无因克就。岂可一生空过。抑且来业无裨。

拱手者。坐享所给。古云。大禹圣人。每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裨补也。大宝积云。福德力故今多顺。今多顺故放逸生。放逸中无持戒心。以此因缘入地狱。

辞亲决意披缁。意欲等超何所。晓夕思忖。岂可迁延过时。心期佛法栋梁。用作后来龟镜。常以如此。未能少分相应。

辞亲染服。立志为先。日夜留心。岂容少纵。大器必然为栋为梁。小器但乎为椽为桷。龟能为断吉凶。镜能为鉴妍丑。如是相应。方名法子。

出言须涉典章。谈说乃傍稽古。形仪挺特。意气高闲。

二句谓非法不言。非礼勿动。行作必须考古。毋为杜撰禅流。三句身持禁戒。顾盻雄毅。四句心存禅观。舍离愦闹。

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

耳之所闻。目之所睹。必假良朋雅伴。得清五浊诸恶。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

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

雾露行。喻由正法。不湿衣。喻非顿益。时时有润。喻获渐利。颂曰。贤夫染人。如附香熏。进智习善。行成芳洁。

狎习恶者。长短知见。晓夕造恶。即目交报。殁后沉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忠言逆耳。岂不铭心者哉。

恶者。十恶。恶知见。九十六种。造恶。十习因。交报。六交报。沉沦三途苦。人者仁也。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五戒全缺。终不复生。故梵摩喻经曰。为清信士。守仁不杀。知足不盗。贞洁不淫。执信不欺。尽孝不醉。忠言不易入耳。智者目肯铭心。颂曰。鄙夫染人。如近臭物。渐迷习非。不觉成恶。向上总劝。向下必须如此行持。

便能藻心育德。晦迹韬名。蕴素精神。喧嚣止绝。

一句洗濯凡心。涵育圣德。二句晦藏踪迹。韬养时名。三句蕴藉精神。毋徒发泄。四句断绝尘嚣。永归寂灭。

若欲参禅学道。顿超方便之门。

禅者。此翻静虑。即首楞严三昧。道乃无上菩提之道。是法不假方便。一超直入之门。

心契玄津。研几精要。决择深奥。启悟真源。慱问先知。亲近善友。

一句先悟后修。二句精研几要。三句决择深邃奥旨。四句启悟真性本源。五句广询明师。六句常依胜友。

此宗难得其妙。切须仔细用心。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

宗即禅宗。妙者剑刃上事。冰棱上行。大用天旋。全机电卷。仔细用心。切忌不得卤莽。顿悟因中三德涅槃。出尘果上三德涅槃。

此则破三界二十五有。内外诸法。尽知不实。从心变起。悉是假名。

三界即二十五有。谓四洲。四恶趣。六欲天。梵王天。四禅。四空。无想天。那含五。因果不忘谓之有。内外诸法。即界内界外。烦恼尔??。本非实法。从心变起者。本末相资。能所和合。非一非异。方立世间染净之相。故曰生死由识心。无众生可得。升降属因缘。无实我可得。

不用将心凑泊。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任他法性周流。莫断莫续。闻声见色。盖为寻常。这边那边。应用不阙。

此一节文。救世醍醐。依而行之。道在是矣。不用将。

心凑泊。名为六字明王。向下无非演文而已。若人。

心不缘物。万物岂得碍人。古德云。至人除心不除物。愚人除物不除心。法性周流。谓真常流注。断亦不能。续亦不得。闻声二句。如太阿在握。无容拟议这边二句。明镜当台。随所显现。

如斯行止。实不枉披法服。亦乃酬报四恩。拔济三有。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此节承上而言。如斯二句自利。亦乃二句利他。修心但贵不退。名为阿毗?致。佛阶者。住行向地等觉妙觉。古佛修行阶级。历然不紊。

往来三界之宾。出没为他作则。此之一学。最妙最玄。但辨肯心。必不相赚。

此明修道之人。虽有三界往来。正如作客一般。一者优游自在。二者作他规则。所谓玄而又玄。众妙之门。只在当人自肯。佛法岂得赚人。向上专为利根而说。向下别开中根之法。

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于教法留心。温寻贝叶。

法运衰微。中根居伙。顿超。即参禅学道。顿悟玄机。教法。谓经律论三藏。西土用贝叶。此方则竹素。

精搜义理。传唱敷扬。接引后来。报佛恩德。时光亦不虚弃。必须以此扶持。住止威仪。便是僧中法器。

一句利己。二句利人。三四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五六为主法师。七八为主律师。法器者。佛法中之瑚琏美器。

岂不见倚松之葛。上耸千寻。附此胜因。方能广益。

松喻佛理。葛喻学人。八尺曰寻。附此最胜之因。能益最胜之果。

恳修斋戒。莫谩亏逾。世世生生。殊妙因果。

一劝持斋。不得亏欠。二劝持戒。无得过逾。如是因。如是果。非止一世一生。永享殊胜微妙无穷之报。

不可等闲过日。兀兀度时。可惜光阴。不求升进。徒消十方信施。亦乃辜负四恩。积累转深。心尘易壅。触途成滞。人所轻欺。

前节劝修。此节诚?。若然因循自弃。委靡不振。有负檀越资膏。行人血汗。久积所累转多。于心尘垢转塞。法法不通。人人共鄙。

古云。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若不如此。徒在缁门。荏苒一生。殊无所益。

此引古语。彼丈夫兮。我丈夫兮。所谓释迦弥勒。无非能立志的凡夫。既在法门。当求利益。向上已为劝勉。向下重加勉励。

伏望兴决烈之志。开特达之怀。举措看他上流。莫擅随于庸鄙。

决烈。谓决意猛烈。特达。谓豁达大度。上流。即上根利志。庸鄙。乃庸俗鄙漏。

今生便须决断。想料不由别人。息意忘缘。不与诸尘作对。心空境寂。只为久滞不通。

今生则不待来生。别人则决在自己。一者息意忘。

尘。为对凡夫而说。二者空寂久滞。为指小乘而言热览斯文。时时警?。强作主宰。莫狥人情。业果所牵诚难逃避。声和响顺。形直影端。因果历然。岂无忧惧。

此劝读熟全章。时时自警自?。倘遇恶境。勉强作主。或有事缘。毋顺世情。将来业果成熟。试看谁作谁受。如响缘声。如形表影。如斯因果。能不寒心。

故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因缘果报。如佛在世。波斯匿王。新绍王位。求亲于迦毗罗国释种之家。时摩诃男婢。所生一女。颜貌端正。送与匿王。后生一子。名曰琉璃。及年八岁。与梵志子好苦。诣释种国。释氏新构讲堂。拟欲请佛供养。琉璃至堂。即升师子法座。释种骂云。此婢生物。敢入中坐。琉离怀恨。语好苦曰。此诸释氏。毁我至此。待后为王。汝当告我。琉离即位。好苦白以前事。集兵往伐。尽灭释族。阿难愁苦白佛。正值如来头痛。佛告比丘。昔时此城。有捕鱼村。城中人皆捕鱼食。池中有二种鱼。一日麸。二曰多舌。各怀报怨。时有一小儿在岸。见鱼跳跃而喜。以棒打彼鱼头。尔时罗阀城人。今释种是。麸鱼琉离是。多舌鱼。好苦是。小儿者。我身是。

故知三界刑罚。萦绊杀人。努力勤修。莫空过日。深知过患。方乃相劝行持。愿百劫千生。处处同为法侣。

刑罚即业报。萦绊即所受。惟在勤修。得离诸苦。大师自言深知惑习过患。方乃文言相勉。自今以往。若肯行持。刹刹尘尘。为真道侣。

乃为铭曰。

铭。志也。古者盘盂几案。皆有志铭。时为警励。以自捡束。

幻身梦宅。空中物色。前际无穷。后际宁克。

四大虚幻为身。三界梦寐为宅。如空中物。妄现成色。过去为前际。已受无穷之苦。未来为后际。宁能克就之功。慧眼未开。诚非细事。

出此没彼。升沈疲极。未免三轮。何时休息。

一句此方彼界。出没无穷。二句天上人间。往还无已。三句未免三有轮回。四句毕竟何时休息。极口叮咛。人自着力。

贪恋世间。阴缘成质。从生至老。一无所得。

众生贪恋三世。皆因五阴为缘。成此幻质。有生必有老。有老必有死。如是一生。究尽以何为得。贼入空屋。也须亲到。

根本无明。因兹被惑。

起信云。以依阿赖耶识故。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被惑。

光阴可惜。刹那不测。今生空过。来世窒塞。

现在当惜光阴。人命在于刹那。今世若不修道。来生依然窒碍。验果知因。因明果自善矣。

从迷至迷。皆因六贼。六道往还。三界匍匐。

经云。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是为迷中倍人。旋转不已。六贼。谓六根。自劫家宝。匍匐。踯躅貌。

早访明师。亲近高德。决择身心。去其荆棘。

一句教授善知识。二句同行善知识。决择身三意三。去其荆棘。长养灵苗。

世自浮虚。众缘岂逼。研穷法理。以悟为则。

世间一切虚浮万法。但情不附物。物岂逼人。惟在精研穷究诸法妙理。直至大彻大悟。是为规则。

心境俱捐。莫记莫忆。六根怡然。行住寂然。

心六识。境六尘。记现在。忆过未。怡然自得之貌。行住谓四威仪。心则寂然。口则默然。三业清净。无功之功。玄道可人。

一心不生。万法俱息。

心月孤圆。光吞万像。光境俱忘。复是何物。宝积云。菩提心者。本无名字言说。心及众生。亦复如是。菩萨然于其中。亦不可得。是名菩提心。万法俱息者。菩萨住空平等地。则不见父母姊妹儿息亲族知识怨憎中人。乃至不见阴界诸入。众生寿命。譬如虚空。无有父母兄弟妻子。一切诸法。所云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一心不生。即圆觉云。若人心不妄。现世即菩萨。依而行之。出三界。破牢笼。成佛作祖。如指诸掌。

沩山大圆禅师警  (终)

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这句话是哪里的?

这是佛经当中的一句话,出自《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反映的是佛祖的大慈大悲的心态,详解如下:

一、原文如下:

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藏传佛教极其重视四无量心的修持,为每天必做的功课。很多藏传佛教的弟子终生持诵四无量心几十万乃至数百万遍。即:

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

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

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

愿一切众生远离爱憎住平等舍。

二、补充解释《大智度论》 :

《大智度论》(梵文:Mahāprajnāpāramitāśāstra, 英文:Great Treatise o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亦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摩诃般若释论》、《大智度经论》、《大慧度经集要》,古印度佛教大德龙树菩萨(约三世纪)撰,是大乘佛教中观派重要论著。

心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中 界 是边界还是世界的意思?

心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中“界”是世界的意思。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此处所说是“十八界”, 即“六根”、“六识”、“六境”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 对世界一切现象和事物所作的分类。 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其中的六根有认识功能; 六尘作为认识对象; 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

扩展资料:

十八界分别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乃至”是举十八界的首尾,将中间的各个界统合在一起。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乐是苦因的上句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乐是苦因的上句是什么、乐是苦因的上句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本文链接:https://news1.ljinbo.com/shici/l-s-k-y-d-s-j-l-s-k-y-d-s-j-s-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