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大全正文

无我利他的上句(无我利他的感悟)

admin2023-01-252无我利他的上句

本篇文章要给大家带来的是无我利他的上句,以及无我利他的感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学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敬天爱人无我利他什么意思

敬天爱人、无我利他这两个词需分开解释,“敬天爱人”的意思是:敬重上天,爱护他人;无我利他的意思就是说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总是替别人着想,非常的有爱心总是让自己做出让步。能做到“无我利他”的这类人都很善良,主要考虑对方的感受。

“敬天爱人”出自明治维新三杰西乡隆盛的南洲《西乡翁遗训》。敬天爱人包含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利他之心。

“天”就是道理,合乎道理即为“敬天”;而人都是自己的同胞,以仁慈之心关爱众人就是“爱人”。做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把员工放在首位,这就是稻盛先生对“敬天爱人”的诠释。

无我并不是不考虑自我,而是不要执着于小我,应该把自我看作整体的一部分,然后去做有利于整体的事情,才是无我利他。

“敬天爱人”造句:要长生,须清心寡欲;要一统天下,须敬天爱人。

“无我利他”造句:“无我利他”是最大的善。

《围炉夜话》:主导生命的根本力量,就是无我利他

这个世界存在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我们一味执着的,未必能够最终获得,而我们能够随遇而安的,反而会有人生的意外惊喜。

古人常说的一句话,正好对应了这个智慧,叫做有心栽树树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一切仿佛都印证了那样一句话,叫做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纷繁复杂的虚幻变化之中,好像我们主观能够抓住的事物很少,而我们丢失的东西却是很多。

那么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其实在这个现象的背后,有一个最根本的规则,也是主导事物存在于我们生命之中的根本力量,那就是无我利他的修行。

我们先来看刚才所说的种种现象,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矛盾和问题,包括求财不得,求完美亦不能得,就是因为我们不管去求什么,其根本都是在为自己着想,只顾着保全自己的利益。

不管是从人文角度,还是从事物本质规律的角度去出发,一个只顾自私自利的人,他的行为会在无形之中背离应该遵守的限度,也会因为他的自私而形成了浅薄狭隘的眼界,这个就是人生最大的阻碍。

比如说自私的人总是计较眼前小利,这种状态自然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性本身就是一种规则的存在状态,违反了这种状态,就是违反规则。

所以这种人走到最后的时候,往往是吃亏的一方,因为他没有遵守限度。

《围炉夜话》之中有一句话说: 义之中有利,而尚义之君子,初非计及于利也;利之中有害,而趋利之小人,并不顾其为害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义行之中存在利益,而崇尚义的君子,最初并不会考虑是否有利可图;在谋求利益之中也会包藏着危害,而一心求利的小人,却不会顾忌其中的危害。

利益是人人都想得到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人因为争夺利益伤害彼此,甚至有唯利是图的小人总会通过阴暗卑劣的手段,为自己无尽的捞取好处,并不顾及其中的危害。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因果不虚,善恶有报,任何事物走到最后都会因为这件事物在存在过程中的影响而产生结果,所以不管他用什么样的方式为自己敛取回报,最后都需要为自己的卑劣手段而付出代价。

就像没有顾及其中利害关系而不择手段的小人一样,他在不断求利的同时,也会因为自己过度执着的欲望而受到伤害。

所以人生最应该明白的道理,就是要从无我利他的角度去审视人生的事态和问题。

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所产生的态度,终究会有其结果回馈到自己身上,所以无我利他是一种大爱的方式,而自己也是这一份大爱的受益者。

就好像《围炉夜话》之中所说的一样: 崇尚义的君子,最初他不是考虑自己的有利可图,但是他的这一份义行之中,依然存在着利益,即便在他没有索取回报的时候,有些意外的惊喜也会在他的生命中悄悄来临。

他的这一份利,不是先得之利,而是后得之利,同样是利益存在,后得的利益自然是比小人所谋求先得的利益更加稳固,更加长久。

更重要的是,对于君子来说,不管这份利益什么时候存在于他的生命中,他都没有怨言,因为他本身所期待的就只是义本身,这也会给他的内心带来极大的平和力量,这份力量对于人生的正向作用,更大于那些看得见的利益。

写下《岳阳楼记》的范仲淹,是许多人非常喜欢的一位古人,他的诗词文章感情丰富,而且为人作风正派,非常受后人推崇。

对于范仲淹来说,他人生最值得推崇的除了流传千古的诗词文章之外,还开创了一个800年兴盛不衰的家族。

那么范仲淹究竟有什么样的特质呢?有一个例子就是很好的证明,那就是范仲淹买宅院的事情。

在1035年,范仲淹当时在苏州任知州,他在卧龙街买了一块地准备建一所宅子。

当时有一位风水先生听说之后,就对他说:“卧龙街是风水宝地,如果在这里修建宅院,必定子孙兴旺,而且卿相不断,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范仲淹听了之后却说:“与其让我一个人家族荣耀富贵,不如让这里多出人才,让大家一起荣华富贵。”

然后就把这块地捐了出去,建成了苏州文庙,也就是一所学校,并且请大教育家来这里任教,为国家培养人才。

人人本是皆具私心的,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块风水宝地,让子孙兴旺发达,范仲淹也并非圣人,他也有普通人的思虑情识,但是他却能站在无我利他的立场,做出让地的大家风范,使其作用于民,这不就是人性的伟大之处吗?

在当时来看,范仲淹所做的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损失,但是我们站在今人的角度看古人,再去看他的一生以及他后代家族的发展,不难看出其受上天眷顾的迹象,而眷顾的缘由或许正是因为范仲淹的深明大义,不计私利的善良之举。

所以,很多人都想给自己的人生找一个足够正确的标准,以这个标准行事,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财物的欲望,满足自己的私心利益。

这种标准是真实存在的,但绝不是世俗所理解的肤浅手段,而是高于世俗的大义之举。

所以生命最好的状态就是无我利他,能够以此奉行,即便当下吃亏,最后也会因为自己的善意举动,而收到意外的生命惊喜,显现出人生的另一份价值。

敬天爱人,无我利他

京瓷公司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利己”变成了“利他”。“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指向的是造福员工和社会,而非股东和经营者,从本质上而言,是利他的。

从此,这一经营理念成为了京瓷一切经营行为的基础。上到公司的整个经营体系,下到具体的工具方法,几乎都完全服从于“利他”这一理念——京瓷的经营思想出现了升维,企业成长发展的逻辑模型、因果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在京瓷,“利他”成为了一切的原因,成为了“第一推动力”;成为了一切商业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人类文明的进步,实质上是思想的不断进步,是逻辑模型的不断变革,再讲得精准一点,就是宇宙观、世界观的不断升维。

原始的“盖天说”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而托勒密的“地心说”为大航海时代提供了理论依据;哥白尼的“日心说”为商业文明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牛顿的“绝对时空说”缔造了工业时代;而以爱因斯坦“相对论”为基础的现代宇宙观,则开启了核能时代和电子时代。

稻盛和夫则是通过拓展内向关照,在人的内心深处重新发现了衡量一切外部事物的全新标尺——“作为人,何谓正确?”——并将其作为自己人生观的根基。 同时,相较于近现代的“科学宇宙观”,稻盛和夫提出的利他哲学体系,是一种全新的“哲学宇宙观”。他在《思维方式》一书中写道:“宇宙中存在着推动一切事物向着更好方向发展的意志。当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与宇宙的意志波长相一致时,人生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从“利己”到“自利利他”,再到“利他自利”,在实践中体验“忘我利他”,最后走向“无我利他”,稻盛和夫所构建的利他哲学体系,为商业世界中的芸芸众生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

通过思想的升维,在获得事业成功的同时,也可以实现人生的幸福。

《道德经》之“道恒无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什么意思?

今天读了《道德经》的第三十七章,感触颇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理解这句话的心得。因为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太好了,一定要记住它。

这句话就是文章的标题

“道恒无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那这句话意思是说什么呢?老子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道指的是世间万物所运行的规律,所谓天之道。恒就是永恒。无为意思是无我利他。上帝创造了万物但从来都不会索取什么,不会居功自傲或争名夺利,而是一直隐身于背后。大道无私,一直都是保持无我利他的精神,造福世间万物,滋养山川大地。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意思是如果领导者能够遵守天之道,按照道的规则行事,那么世间万物都会与你相呼应,你在做事的时候就会很顺。

这几天一直都在听罗大伦博士讲《道德经》的课,当他讲到这句话的时候他说到自己的一些过往经历。

说有一次他去庙里上香祈愿,他在心里祈愿:以后我要传播中医知识,让更多人受益。我要为众生谋福。

当他决定转变为众生做事的这种心态时,不一会儿他的手机响了,发现是北京电视台给他打电话说希望能邀请他合作录一档关于养生的节目。第二天中央电视台也给他打电话邀请他去做《百家讲坛》的讲说嘉宾。

而当时他的感觉是很震惊的,似乎是只要你的念头是为众生做事,道就会与你呼应。

这真的感觉很神奇,也许就是有一种力量是我们看不到的但却是存在的。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就是信仰。也许我们一直存在于我们内心的信仰就是老子说的道。

而很多国学经典都是蕴藏着大智慧的,值得我们受益一生的思想指导。

罗大伦《道德经》120

第二十三章5 我们的一生,除了自己,能给予众生多少?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我们看看老子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智慧了。今天聊的这话很简单,叫“少则得,多则惑”,就这六个字。就这六个字里边却有很大的智慧,大家自己体会一下。

“少则得,多则惑”,迷惑的惑,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子这话讲的原意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老子这下文马上就讲领导者,他马上就说“所以领导者怎么怎么样”,所以这话跟下文是有关系的,因为老子加了“是以”,所以的意思,老子后边讲的什么意思?后边讲的是领导者放下自己的欲望,不要为自己的利益去争取。所以前边的“少则得,多则惑”,老子的原文的意思就是领导者如果你把自己的欲望去掉、减少,这叫“少”。“少则得”什么意思呢?你把欲望减少了,你才能有所成就,才能有所获得,有成就,这叫“少则得”。

“多则惑”什么意思?你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把自己的欲望无限制地增加,因为您有资源了,您平台高了,平台大了,这时候您的欲望本能的会增加上来,这是人的本性。这时候如果你任由欲望去增加,结果是你会更加困惑的,你就不知道方向是什么了,你做事就没有章法了,您就会出问题的。所以老子讲这话的意思,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把自己的欲望减少,因为这时候你的本能会让你欲望增加的,老子是直指人性,告诉你这时候要减少,你只有减少欲望了,大家才愿意追随您,您才能有所成就,您的企业才能越来越大。

大家看日本的企业家稻盛和夫,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少则得,多则惑”的典型。“少则得”怎么回事呢?一般的企业家赚钱是为了我买别墅,为了生活更好等等,稻盛和夫从27岁开始创办企业,是为了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去努力,您看他的想法不一样,27岁的起点很高,什么起点?无我利他,把自己放下,为所有员工去负责。我有20个员工,我对你们20个员工的物质、收入和精神幸福去奋斗。如果有2万个员工,我就负责这2万人,所以我就照顾好你们,我无我利他,利的就是你们。我把自己欲望减少,我不是为自己怎么样,结果大家看到您真是为我们怎么样,大家都来追随你,所以他的企业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成为世界500强。

稻盛和夫中年出家,出家修行以后,心里变的更加纯粹,然后创办了第二个企业。第二个企业创办的时候他说,每天晚上都在想,我有没有私心在里边,我有没有为自己的私心,他说如果有为我私心的话,那我这个企业就不要办了,他仔细问自己,他说问自己长达半个月的时间,确认这里边没有我的私心,我是为了所有员工去努力的,然后才办这企业。办这第二个企业以后,很快又成为世界500强了,为什么?因为你为员工奉献,员工就觉得这老板对我们太好了,我也上你公司去干活吧,你公司越来越大,结果“少则得”,您把欲望减少了,反而您的企业是世界500强了,这叫“少则得”。

“多则惑”什么意思呢?您的欲望多了,好多企业办着办着企业开始搞股份了,这股份把自己亲属搞来一个,企业开始分公司剥离等等,再把这个给亲属,都让我亲属把它给填充进去,这是为自己考虑多了,结果这样的企业怎么样?您说员工看不出来吗?您觉得员工傻,所以这时候大家就不愿意追随您了,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大家离开您了,您的企业就做不好了,所以叫“多则惑”。您的欲望多了,您就会困惑的,这是老子讲的领导者法则。

但是“少则得,多则惑”提出来以后,除了对领导者有启发之外,对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其实也有很大的指导性。“少则得,多则惑”,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有一个好朋友,这个朋友他们全班同学毕业以后观察,这朋友他的发展特别好,怎么回事呢?这人特别“笨”,他毕业分配到一个公司里去,一个船务公司,分配到公司里去以后,他一直坐那办公桌,就坐在那不动,就一直努力干努力干,因为他这人很简单,就是我没有那么多欲望,我把眼前工作扎扎实实做好,我只做一件事做到底,就这么做。

这个班级别的同学,他的同学们就是很聪明,别人都很聪明,那个行业好跳到那个行业去了,干着干着干两年觉得那个行业更好,这个情况变了,经济形势变了,于是又跳那个行业去了,干了两年刚有点基础,另外那个行业更好,就这么跳。越聪明的人跳的越多,您这来回跳的过程中,您是在累积您经验吗?没有,往往都是从头做起,前边所有做的事归零,您看似聪明,总是找世界的潮流,您其实在不断地给自己的归零。很多人的欲望很多,想法很多,很聪明,结果反而把自己给耽误了,跳着跳着最后发现,40岁以后你发现跟20岁大学毕业的时候,没什么大的改变,没有本质的改变,有点提升,但也就是解决生活的温饱而已,能挣钱养家糊口了,但是绝对没有进入到成功那个境地去。

这个人很有意思,就是我说这朋友,他一生只做一件事,在别人电话号码不断换,名片不断换,一会儿这个总监、那个总监来回换的时候,他只做一件事,我就把我这公司的位置做好,大家反映说他的电话号码,就这办公桌号码没变过,毕业十年没变过,毕业二十年还是这号码,只不过因为城市的号码升级添了个号而已,一直就是这个号码、就这号码。因为这人也不是笨蛋,人家是不断地想怎么去做好的一个人,很聪明的一个人,人家就从普通职员做到部门经理,做到公司的老总,然后整个公司开始改制,改制以后股份制,所有人都有股份了,结果他拥有了一些股份,每年年终分红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然后事业越做越好,现在带领公司越走越往前走。相比之下,他就走到了事业成功的位置,这叫什么?一生只做一件事,最后终于成功。

那些来回跳,不断归零,把自己以前的人生归零的这些人,您看似聪明,看似本领多多,但是最后反而困惑了,因为不断给自己归零,您不知道方向,东走西走,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很多人没有想好自己的人生方向是什么,其实所有工作都是您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一定要想到我这辈子能做什么,为这世人带来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贡献,什么幸福,有了这个以后,您就不至于来回这么跳了。

所以我经常对年轻人的职场生涯提出建议,这是我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果。什么建议呢?就是我认为有三个要素,必须要去具备的,您才能做好这事业。什么要素呢?

第一,就是我这件事是对众生有益的,这是方向。方向是第一的,好多人今天干这行,明天干这行,他看到都是暂时的利益,他没有看到方向,他想的是我在这行能得到多少,我在这行能得到多少,没有想到我这辈子要为世人带来什么样的贡献、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第一的,就是我做这事对众生有益,这是第一的。

第二,这是我擅长并感兴趣的。也就是说这事我不是特别笨,我怎么都不入门,而是我感兴趣,我在里边做的时候有乐趣。你会想我到老的时候,我做这么一件事,回头一想不后悔,就是绝对不是干了一个特无聊的事,我觉得很后悔,都没意思,不会这样的,觉得有意思,这是很重要。就是有兴趣,有快乐很重要,这是第二条。

第三,是坚持十年以上。这就是大家说的,就是多少个小时、几万个小时的法则。任何事,我的观点,你认真的做,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己,坚持十年以上,您都是这个行业的专家,这是我的观点,对这个我自己的体会比较深。我曾经讲过,我有连续十年的时间没有旅游过,全部时间用来看书,用来提高自己,不断地去看病、看书。这十年让我一下就改变了,如果没有这十年,我绝对不会像今天这样,能给大家讲中医,这十年给我打下了非常牢固的基础,所以什么事坚持十年以上一定成功。

像我说的这个朋友,他在这坚持了二十年,终于走上了这个行业几乎是顶峰的位置了,这叫“少则得”,一生只做一件事。很多人认为自己聪明,认为自己我的能力无限,所以他想多多捞取,多多去争取,结果他反而困惑了,所以这叫“少则得,多则惑”。

这句话在企业经营方面也是如此,除了说稻盛和夫那样的境界之外,在企业经营的思路上,也是有用的。比如说美国有个吉列公司,吉列公司生产这剃须刀的,它就集中精力专门研究剃须刀,就做这一个产品,别的不做。您说它剃须刀做到什么份上呢?美国90%的市场是吉列剃须刀占领的,全世界范围内剃须刀70%被这一家公司给占领了,这就是专心做一件事。您说吉列要是明天做什么微波炉了,明天做电烤箱了,后天做电视,后天做手机了,您说还能有吉列剃须刀吗?没有,人家就把这个剃须刀给你做到极致,所以全球70%市场人家给占领了,这叫“少则得”。

我就在刚才看了一个任正非的采访,华为任正非。华为现在做的很好,采访华为任正非。他说我们怎么成功的,他说我们就是阿甘精神,专注做一件事,他说其实手机市场专业性非常强,适应性非常窄,竞争对手很多,您看苹果、三星都在那放着,但是我们就是傻子,一直做一件事,我们今天没有想去做电冰箱,明天去做什么电烤炉,后天搞个华为电脑什么,没搞这个,我就专职做手机,专心做手机,只做好一件事,结果华为就杀开一条血路。任正非自己形容的,他说像攻城一样,我们派的尖刀部队,所有力量就集中在这,找最薄弱的地点把这个城给它撕开一个突破口,然后我们再往前冲,他说这叫尖刀精神。这种状态结果让华为越做越好,越做越好,现在华为几乎威胁到三星和苹果手机了,到这份上了,说明华为的思路是正确的,就是“少则得”。

“多则惑”什么意思呢?就是一旦在一个行业做好了,觉得我这法则太好了,我在所有行业都会成功的,于是开始欲望多了,欲望多以后开始什么行业都要涉足,手机我也要做,电冰箱我要做,洗衣机我做,彩电我做,电脑我做,什么行业您都擅长吗?微波炉您也做,都做吗?结果力量分散,每一个上面本来有可能做成精品的,也没做到精品,没做到极致,只不过做出了大陆货,所以这样的企业往往就困惑多多,所以我不说哪个企业了,大家都知道的,这叫“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的这个思想就这六个字,我们放在我们人生里面,放在我们企业管理中是非常有用处的。所以这老子的大智慧我们拿来学一学,你发现每天读这么一点,其实对人生是都有启发的。

朋友们,那么我们今天就聊到这,明天接着来聊老子又带给我们什么智慧了。我们明天见,谢谢大家。

注:本文章来自“罗大伦频道”

综上就是 news1.ljinbo.com 小编关于无我利他的上句知识的个人见解,如果能够提供给您解决无我利他的感悟问题时的帮助,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本文链接:https://news1.ljinbo.com/shici/w-w-l-t-d-s-j-w-w-l-t-d-g-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