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词大全正文

云起天山的上句(云起天山的上句诗是什么)

admin2023-01-242云起天山的上句

news1.ljinbo.com 小编在本篇文章中要讲解的知识是有关云起天山的上句云起天山的上句诗是什么的内容,详细请大家根据目录进行查阅。

本文目录一览: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是谁的诗句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这是郑板桥手书,刻于扬州瘦西湖小金山月观亭的楹联。此处面水傍山,是眺望湖光山色,欣赏明月清辉的极佳之地。

“月来满地水”指月出之时,月光照亮水面,此时在亭中可感受到周围水面茫茫。“云起一天山”指云起之时,云气遮蔽群山,并模糊了山与天的界限,此时在亭中则可感受到周围群山苍苍。

也有另外一种理解:“月来满地水”是把满地月光比喻成水,“云起一天山”则是把满天乌云比喻成山。

一、瘦西湖简介:

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景区面积33.66平方公里。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10年被授予中国旅游界含金量最高荣誉——全国AAAAA级景区,成为扬州首家景区。

瘦西湖其实是扬州城外一条较宽的河道,原名保扬湖。面积480多亩,长4.3千米。原是唐罗城、宋大城的护城河遗迹,南起北城河,北抵蜀冈脚下,明清时期,许多富甲天下的盐业巨子纷纷在沿河两岸,不惜重金聘请造园名家擘画经营,构筑水上园林。乾隆极盛时期沿湖有二十四景: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览胜、冶春诗社、长堤春柳、荷浦熏风、碧玉交流、四桥烟雨、春台明月、白塔晴云、三过流淙、蜀岗晚照、万松叠翠、锦泉花屿、双峰云栈、山亭野眺、临水红霞、绿稻香来、竹市小楼、平岗艳雪、绿杨城廓、香海慈云、梅岭春生、水云胜概,誉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均六次南巡来此,对这里的景色赞赏有加。

瘦西湖名称的来历,是乾隆年间寓居扬州的诗人汪沆的一首感慨富商挥金如土的诗作:“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的特点是湖面瘦长,蜿蜒曲折,“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

扬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历代政治家、文学家、画家、艺术家云集,在扬州留下了无数典籍诗文、书画、音乐歌舞,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故事。故游览瘦西湖,在欣赏美景秀色时,也可以说在读一本内容丰富的史书,充实人们的知识,使人们得到心灵的升华。

瘦西湖园林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四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奇趣。瘦西湖的景 点经多年修建,变得格外妩媚多姿。 尤其待到江南的春色降临,烟花三月下扬州,漫步于瘦西湖畔,但见几步一柳,好似绿雾般的柔媚动人,加之山茶、石榴、杜鹃、碧桃等妩媚的花树陪伴,更觉舒卷飘逸,窈窕多姿,万般的诗情画意尽现其中。

“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

二、郑板桥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xiè 音:“谢”),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一生画竹、写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出自谁的诗句?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出自郑板桥的一幅楹联。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意思为月亮出来之后月光洒在地上地面像铺满了水,云彩出来之后像满天的山峰。

西湖北端有一徐园,与徐园隔山相对的是小金山,实为湖中一小岛,岛上东端有“月观”,西头设有“吹台”,十分别致。月观坐西朝东,是待月佳处,室内后来有板桥题写的楹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吹台俗称钓鱼台,相传清乾隆南巡时曾在此钓过鱼。

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汉族,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燮"读音ㄒㄧㄝˋ,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历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 著有《板桥全集》。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这首古诗的全诗是什么?作者是谁?

究竟是对联还是诗,目前并无定论。作者是郑板桥。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这是清代著名诗、书、画家郑板桥题写的一幅楹联。全诗为:“万里隔间关,回乡鬓已斑;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意思是:月亮出现的时候,月光照亮水面,可感受到周围水面茫茫。云起之时,云气遮蔽群山,并模糊了山与天的界限。

郑板桥,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大垛人,祖籍苏州,清朝官员、学者、书法家,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逝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2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二甲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画作为《兰竹图》。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燮"读音xiè,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大垛人,祖籍苏州,清朝官员、学者、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露从今夜白”的下一句是什么?“云起一天山”的上一句是什么?

露从今夜白,下一句是“月是故乡明”

万里隔间关, 回乡鬓已斑。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月夜忆舍弟》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这是郑板桥题写的一幅楹联。

西湖北端有一徐园,与徐园隔山相对的是小金山,实为湖中一小岛,岛上东端有“月观”,西头设有“吹台”,十分别致。月观坐西朝东,是待月佳处,室内后来有板桥题写的楹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吹台俗称钓鱼台,相传清乾隆南巡时曾在此钓过鱼。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的全文

全诗为:“万里隔间关, 回乡鬓已斑;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这是清代著名诗、书、画家郑板桥题写的一幅楹联

通过上述对云起天山的上句和云起天山的上句诗是什么的说明和分享,相信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本文链接:https://news1.ljinbo.com/shici/y-q-t-s-d-s-j-y-q-t-s-d-s-j-s-s-s-m.html